虽然光纤采用了渐变折射技术,但在光纤中模态散射依然存在,仅仅是程度有所不同。即便是单模光纤,在光纤的拐弯处也会有反射,一旦有反射就涉及到路径的不同,从而发生散射。所以,光脉冲经过光纤传输之后,不但幅度会因衰减而减小,波形也会出现愈来愈大的失真,发生脉冲宽度随时间而展宽的现象,形成光纤的模式带宽。
如果这种扩散太大,展宽的脉冲可能对某一端的脉冲造成干扰,进而在传输系统中导致码间千扰和高比特差错率,使两个原本有一定间隔的光脉冲,经过光纤传输之后产生部分重叠。为避免重叠的发生,对输入脉冲应有最高速率的限制。
若定义相邻两个脉冲虽然重叠但仍能区分开来的最高脉冲速率为该光纤链路的最大可用光纤的模式带宽,则脉冲的展宽不仅与脉冲的速率有关,也与光纤的长度有关。所以,通常用光纤传输信号的速率与其传输长度的乘积来描述光纤的模式带宽特性,用B*L表示,单位为MHz*km。显然,对某个B*L值而言,当距离增长时,允许的模式带宽就需要相对减小。例如,在850nrn波长的情况下,某一根光纤最小模式带宽是160MHz*km,则意味着当这根光纤长1 krn时,可以传输最大频率为160MHz的信号;而当长度是500m时,最大可传输320Mhz(160MHz*1 km/0.5km=320MHz)的信号:其余情况依次类推。
对于50/125um光纤,在850nm的波长下,最小信息传输能力是500MHz* 1km。
最小模式带宽意味着光纤所应有的信息传输能力的最小值应当是160MHz*1krn或500MHz*l km。
为什么当速率为100Mb/s时可以支持2000m的多模光纤,而当速率为1 Gb/s时只能支持55Om的多模光纤呢?其主要原因是多模光纤的不同模式延迟(Differential Mode Delay,DMD)造成的。经过测试发现,多模光纤在传送光脉冲时,光脉冲在传输过程中会发散展宽。当这种发散情况严重到一定程度后,前后脉冲之间会相互叠加,使得接收端根本无法准确分辨每一个光脉冲信号,这种现象被称为微分模式延迟。产生微分模式延迟的主要原因在于,多模光纤中同一个光脉冲包含多个模态分量,从光传输的角度看,每一个模态分量在光纤中传送的路径不同。例如,沿光纤中心直线传送的光分量,与通过光纤层反射传送的光分量具有不同的路径。从电磁波角度看,在多模光纤芯径中的三维空间内包含着很多模态(300~1100)分量,其构成相当复杂。更多有关光纤的信息尽在辉澎信息科技http://www.huipeng.com.cn/
常用光缆快速导航: 4芯光缆价格 、6芯光缆价格 、8芯光缆价格 、12芯光缆价格 、18芯光缆价格 、24芯光缆价格 、32芯光缆价格 、36芯光缆价格 、48芯光缆价格 、72芯光缆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