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中在建筑群子系统中电缆布线设计方案有4种。
1、架空电缆布线
架空安装方法通常只用于现成的电线杆,而且电缆的走法不是主要考虑内容的场合,从电线杆至建筑物的架空进线距离不超过30m为宜。建筑物的电缆人口可以是穿墙的电缆孔或管道。入口管道的最小口径为50mm。建议另设一根同样口径的备用管道.如果架空线的净空有问题,可以使用天线杆型的入口。该天线的支架一般不应高于屋顶1200mm。如果再高,就应使用拉绳固定。此外,天线型入口杆高出屋顶的净空间应有2400mm,该高度正好使工人可摸到电缆。
通信电缆与电力电缆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我国室外架空线缆的有关标准。
架空电缆通常穿入建筑物外墙上的u形钢保护套,然后向下(或向上)延伸,从电缆孔进入建筑物内部。电缆入口的孔径一般,~50mm,建筑物到最近处的电线杆通常相距应小于:30m。
2、挖沟直埋电缆布线
挖沟直埋布线法优于架空布线法,影响选择此法的主要因素如下:
1)初始价格。
2)维护费。
3)服务可靠。
4)安全性。
5)外观。
切不要把任何一个直埋施工结构的设计或方法看做是提供直埋布线的最好方法或唯一方法。在选择某个设计或几种设计的组合时,重要的是采取灵活的、思路开阔的方法。这种方法既要适用,又要经济,还能可靠地提供服务。挖沟直埋布线法根据选定的布线路由在地面上挖沟,然后将线缆直接埋在沟内。直埋布线的电缆除了穿过基础墙的那部分电缆有管保护外,电缆的其余部分直埋于地下有管保护。
直埋电缆通常应埋在距地0.8~1.2m以下的地方(直埋深度通常为:淮河以南O.8m;准河以北1.Om;长城以北1.2m,确保电缆在寒冷时处于O°C层,不结冰),或按照当地城管等部门的有关法规去施工。如果在同一土沟内埋入了通信电缆和电力电缆,应设立明显的共用标志。
直埋布线的选取地址和布局实际上是针对每项作业对象专门设计的,而且必须对各种方案进行工程研究后再作出决定。工程的可行性决定了何者为最实际的方案。
在选择直埋布线时,主要考虑的物理因素如下:
1)土质和地下状况。
2)天然障碍物,如树林、石头以及不利的地形。
3)其他公用设施(如下水道、水、气,电)的位置。
4)现有或未来的障碍,如游泳池、表土存储场或修路。
5)按照当地城管等部门的有关法规去施工。
6)如果在同一土沟内埋入了通信电缆和电力电缆,应设立明显的共用标志。
7)直埋电缆应穿铁管(钢管),铁(钢)管要套接,不允许焊接。
8)回填、复原所花费的时间是开控所花费的时间的2/3。
由于市政、市容的发展趋势是让各种设施不在人的视野里,所以,话音电缆和电力电缆埋在一起将日趋普遍,这样的共用结构要求有关部门从筹划阶段直到施工完毕,以至未来的维护工作中密切合作。这种协作会增加一些成本。但是,这种共用结构也日益需要用户的合作。PDS为改善所有公用部门的合作而提供的建筑性方法将有助于使这种结构既吸引人,又很经济。
有关直埋电缆所需的各种许可证书应妥善保存,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可立即取用。
需要申请许可证书的事项如下:
1)挖开街道路面。
2)关闭通行道路。
3)把材料堆放在街道上。
4)使用炸药。
5)在街道和铁路下面埋设的钢管。
6)电缆穿越河流。
3、管道系统电缆布线
管道系统的设计方法就是把直埋电缆设计原则与管道设计步骤结合在一起。当考虑建筑群管道系统时,还要考虑接合井。
在建筑群管道系统中,接合井的平均间距约180m,或者在主结合点处设置接合井。接合井可以是预制的,也可以是现场浇筑的。应在结构方案中标明使用哪一种按合井。
预制接合井是较佳的选择。现场浇筑的接台井只在下述几种情况下才允许使用:
1)该处的接合井需要重建。
2)该处需要使用特殊的结构或设计方案。
3)该处的地下或头顶空间有障碍物,因而无法使用预制接合井。
4)作业地点的条件(如沼泽地或土壤不稳固等)不适于安装预制接合井。
4、隧道内电缆布线
在建筑物之间通常有地下通道,大多是供暖供水的,利用这些通道来铺设电缆不仅成本低,而且可利用原有的安全设施。如考虑到暖气泄漏等条件,电缆安装时应与供气、供水,供暖的管道保持一定的距离,安装在尽可能高的地方,可根据民用建筑设施的有关条例进行施工。
常用光缆快速导航: 4芯光缆价格 、6芯光缆价格 、8芯光缆价格 、12芯光缆价格 、18芯光缆价格 、24芯光缆价格 、32芯光缆价格 、36芯光缆价格 、48芯光缆价格 、72芯光缆价格
